此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福。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学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秦松表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消息,我倍感振奋。学校历来都把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摆在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位置。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研究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育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校通过实施“西研兴农计划”, 激发学生“自找苦吃”的积极主动性,组织3200余名研究生奔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乡村振兴一线,广泛开展顶岗支教、科技支农、文化惠农、政策宣讲和社会调研等活动,切实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科学技术处处长胡昌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我们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明了方向。作为以农学为特色的高校,如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学校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发挥科技小院和特派员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国内合作处处长杨明厚表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广泛汇聚青春力量,深入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结在农户家,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西大智慧和力量。
园艺园林学院党委书记潘玉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农科学子,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学院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令学院师生欢欣鼓舞、斗志昂扬。园艺园林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多年传承,师生积极投入科技小院项目,干在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院将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充分发挥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等学科优势,聚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动适应国家、社会和行业新需求,为建设农业强国彰显园艺园林学子的责任担当。
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陈新平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目前学院携手地方政府,联合知名企业,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建设了13 家科技小院,60余名师生扎根西南山地农业生产一线,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建好科技小院、培养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曾鸣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培养“爱农”“兴农”人才的责任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蚕桑学科特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助力蚕桑科技产业发展,以扑下身子实干的优良作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农业强国征程中做贡献、展作为。
湄潭茶叶科技小院指导教师王孝忠表示,作为科技小院的青年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回信让我也深刻感受到荣耀和鼓舞。小院虽小,作用却大。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己任,做好小院的建院人、守院人、强院人,持续为服务人才培养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光发热。
会理烟草科技小院、植物保护学院2020级农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江其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切感受到他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关心。三年间,我与小院共同成长,也把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的愿景深深烙进我的灵魂。时代在召唤,中华有少年,战风雨,斗天地,炼红心,铸铁骨,强国有我,有我必果。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20级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凌敏一直在北京某农业基地实习,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人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学农道路,更加坚信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她将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练就兴农本领。
资源环境学院201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梁蓝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我充满奋斗的底气和勇气,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手中,我们一定要握紧接力棒,坚定投身农业农村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