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丰收的密码,种质资源关乎着农业安全。打好农业翻身仗,需要种质创新、种业振兴。4月12日,新华网客户端新华云直播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为大家讲解种质创制到底是做什么,跟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未来有哪些任务等。

据悉,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于2021年1月揭牌开建,2022年1月启动运行。该中心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关心下,由学校与重庆高新区共同倡导建设的集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为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致力于建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设施,塑造种业振兴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全链条新模式,打造国家种源安全长效机制。
中心建设方案已于2020年6月和2021年7月先后两次通过高级别院士专家组论证。中心组织开展的种质创制工作在底层驱动、技术路径、创制规模、产出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的育种创新工作有本质的区别,突显了新时代生物育种的创新性、革命性、颠覆性和引领性。中心已获教育部“种质创新”工作专项支持,获批“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并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支撑育种创新五大专业化平台之一。目前,种质创制一期示范工程已建成并投用,家蚕、杨树、青蒿等示范物种规模化创制工作正加速开展。罗非鱼、水稻、油菜、马铃薯等二期创制物种遴选与建设规划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报道链接: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