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学校在行署楼第五会议室组织召开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与工程化种质创制大科学装置建设工作部署会,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副校长崔延强、副校长王进军,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财务部负责人以及相关学科领域数十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崔延强主持。

崔延强传达了学校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和科学城建设系列专题会会议精神,介绍了目前的工作进展,强调学校要结合国家战略和重庆站位,集全国之力,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给学校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与工程化种质创制大科学装置的任务。
大科学装置专家论证组组长夏庆友教授围绕总体目标任务、建设必要性及国内外相关进展、建设内容与规划、预期建设成果与价值、已有基础及可行性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大科学装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等内容展开讨论。
王进军表示,大科学装置要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所区别,要基于西大、走出西大,联合校内外相关单位,规划更为清晰的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凝练大科学装置具体落地项目。
张卫国强调,建设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与工程化种质创制大科学装置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落实重庆市“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的重要推手。学校要形成高度共识,与会专家要结合最新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发挥政产学研协同的重要作用,带动学校多学科多平台发展,推进新农科建设。
李旭锋在讲话中肯定了与会专家的战略思维,强调学校要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用好国家制度优势,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体现彰显担当,在生命科学、农学等优势学科领域科学设计、精心谋划,注重体现种质创新重要性和新基建智能化水平,最终形成大科学装置建设方案,推动项目落户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